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是在父母家度過的。每年的元旦、春節(jié)或者是父母的生日等重大節(jié)日,兒女們都拉家?guī)Э谙?shù)到這里來慶祝。老兩口年將80,自覺身子骨還硬朗,盡管兒女們費盡心機勸二老到子女家安度晚年,但終不成行。為了迎新年,老兩口進商店、跑市場,雞鴨魚肉都置辦個齊全,前后忙活了半月之久。每到年節(jié)的時候,我們都勸父母不用操心費力,他們則說:“你們都上班,沒時間,我們閑著也是閑著,就當鍛煉了!”
在子女中我排行老二,從小到大,家里家外,干些活兒從不在話下。每逢年節(jié)都提前到父母家,只為了到正日子老少三輩兩桌飯菜全部準備出來,以減輕父母的負擔。吃過了中午飯,一下午便殺雞宰魚,忙得不亦樂乎,晚飯后就住在父母家。先是看一會兒電視,然后又吃些水果,不到晚9點,老媽就上炕放被褥準備休息。晚年的二老特別講究科學,飲食起居都十分規(guī)律,養(yǎng)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。也是因為這些因素,父母多次說過,能動彈一天,就自己過一天,我們兩個誰先走了,再研究到誰家養(yǎng)老。老年人和你們有代溝,衣食住行、生活習慣都不一樣,盡量不給兒女添麻煩。可憐天下父母心,養(yǎng)兒防老,葉落歸根,但真正需要贍養(yǎng)了,老人卻躊躇了,瞻前顧后心思那么重,想法那樣多!母親白天刷碗刷筷,擦灰拖地已經很累了,躺下沒幾分鐘就睡著了。我和父親從家里到家外,從國內到國際,天南地北,嘮著嘮著,老人家也見了鼾聲。
我有個毛病,換個地方就睡不著覺。為了清靜、空氣好,父母家雖在市內,但房后就是大山,夜晚寂靜得很。現(xiàn)在的家庭掌握時間基本靠手表、手機、石英鐘等,打我記事起,父親用了差不多1個月工資買了架掛鐘,至今伴隨老兩口近40年。從鄉(xiāng)下到城市,從貧困到富裕,始終不離不棄。掛鐘上的遮塵布換了一茬又一茬,顏色也由淡紅變成了紫銅色,但聲音還是那么清脆悅耳。北墻上的老鐘“嘀嗒、嘀嗒”聲在屋子里縈繞,沒有一絲睡意的我,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。
夜深了,父母睡眠中一陣急一陣緩的喘息聲和著老鐘的“嘀嗒”聲交織在一起,合成了并不不和諧的“交響樂”,逢整點、半點“當-當-當”的報時聲,恰似這段樂曲的最強音。早已熟悉這種韻律的父母也許此時聽不見了,在這個夜里老鐘的聲音卻觸動了我的心。我回想到了這掛老鐘,40年了、一分一秒、一圈兩圈、日日夜夜、歲歲年年、馬不停蹄,走過了風風雨雨,走過了春夏秋冬,就這樣不知疲倦地行走著。它沒有鮮活的生命,也沒有思維,偶爾走累了,上上發(fā)條,上上油,又重復昨天的故事。我偶然又想起了電影《夜行貨車》中有一段歌詞:只要鐵軌不斷,就這么永向前,直到一聲嘆息,又向前滾動一天……
夜——更深了。睡夢中的父母不時發(fā)出呻吟聲,我驀然想到,人的一生不也就像這座鐘一樣嗎?我的衣食父母——這座老鐘啊,你讓兒子今夜無眠!一輩子你們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,只有付出,不求回報,贍養(yǎng)長輩,撫養(yǎng)教育兒女,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獻給了工作和生活,直到晚年仍然不輟勞作,為了這個大家庭,簡直操碎了心,累彎了腰,愁白了頭!一輩子沒有穿好的,也沒有吃好的,一件衣服洗了又洗,幾元錢一雙的襪子破了洞,母親戴上老花鏡縫了又縫,剩的飯菜都舍不得扔掉。到晚年更是省吃儉用,還積攢出了“過河”錢。媽媽常說:這世上就是做人難,這一輩子辛辛苦苦、折折騰騰都圖一個啥呢?年輕時受苦受累,把老人送走了,把孩子養(yǎng)大了,到老了沒負擔了,又滿身是病,什么也吃不動、喝不動了,土都埋大半截身子了,一根蠟燭也剩個頭了!每當父母說這些話時,我們心里內疚得很,如刀割,似針刺,三緘其口,不知道用什么話來安慰。
墻上的老鐘依舊“滴答滴答”地前行。午夜的鐘聲敲響了,新的—年又開始了,我輾轉反側,依舊沒有睡意。3點、4點、5點……迷迷糊糊聽見母親起來了,到外屋解了手,回來用手電照了照老掛鐘,這時只聽父親問:幾點了?快6點了,母親答!幾聲咳嗽聲、幾聲哎吆聲,把我從朦朧中喚醒。這一夜,我思忖了很多很多東西,靈魂又一次得到凈化。人都說行善、養(yǎng)老是人生最不能等的兩件事情,兒女們呀,拿什么來報答父母的養(yǎng)育之恩哪兒!
吃過了早飯,母親下地來到北邊的老桌旁,先是拖了鞋吃力地上到椅子上,又從椅子上貓腰爬到桌子上,我一下子明白了母親是要給老鐘上發(fā)條。一圈、兩圈、三圈……邊上發(fā)條嘴里邊叨咕著,這鐘又沒勁了,又該上油了!聽著,聽著,我頓時心一抽搐,鼻子一酸,兩腮打顫,眼淚在眼眶子里直打轉……
鐘如人,人如鐘。但愿家中的老鐘不停歇地走下去;也企望普天下的父母能長命百歲,安度晚年!
(轉自互聯(lián)網)
下一篇:昔日西安縣書法界“四大齋”
上一篇:劉俐
Copyright @ 2004-2019 0437.com All Right Reserved @遼源信息港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| 中國互聯(lián)網聯(lián)合辟謠平臺 | 吉ICP備13002594號